【昂貴學費】女兒考入名校每年學費超過5萬 港媽憂經濟轉差「斷供」含淚放棄

育兒資訊

發布時間: 2020/11/05 16:45

最後更新: 2021/02/05 13:10

分享:

分享:

港媽憂慮經濟轉差會負擔不起學費。

經歷過去一年的「非常」歲月,今年家長選校的「新常態」是多年來未見,就是子女成功考入直資或私立小學名校卻含淚放棄,轉投另一名氣較弱但學費較便宜的學校或索性參與政府派位大抽獎,準備入讀資助學校,原因多數是「阿哥家姐入到,還有細佬妹跟尾」,既擔心無法負擔「貴族學費」,也寧願將學費儲蓄起來,等升中或大學時才送到外國讀書。
 
真實家長諮詢個案:

話説我女當年揀了九龍XX幼稚園,暫時已有小學offer,但因為學費一年$5xxxx,而家經濟咁差我好擔心長遠供唔到,因為下面仲有一個細佬!

有血有淚的家長心聲,雖然心儀的學校取錄了,但單是學費每年已需5萬,加上交通、膳食等雜費,或失驚無神到外國交流(疫情過後),每名學生動輒過10萬也不足為奇,更不論有學校單是學費每年已過10萬。

經濟不穩,家長不得不低頭,話雖如此,塞翁失馬焉知非福,即使資助學校也有不少老牌名校,誰敢說喇沙、瑪利諾、華仁、聖若瑟不是名校?而且大批新興地區名校,教學質素媲美需付學費的直資私立老牌名校。

據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的一項調查顯示,有46%受訪港人會為「應付不時之需」去進行儲蓄,較去年上升逾8%,而且儲蓄目的更明確,近4成已訂定儲蓄目標,當中7成有信心達成目標。由此可見,這位家長的心態絶非少數。
 
我經常安撫子女面對升小、升中落空心儀學校的家長「所有安排,都是最好的安排」,教育之路不急於一時,若以這位家長兩名子女每年20萬教育開支計算,整個小學階段6年,應可儲存達120萬,就算打八折,也有百萬在手,屆時升中選擇就闊得多,不論是直資私立、國際學校,甚至海外升學,也足以應付。

上述存保會的調查也反映出類似家長心態,結果顯示有76%育有至少一名10歲或以下子女的家長有儲蓄習慣,平均儲蓄每月近$8500,較普遍市民高出兩成二。他們也需要更多儲蓄才安心,相比起港人平均認為擁有50萬港元儲蓄就有足夠「安全感」, 家長認為要有約74萬港元儲蓄才足夠,較整體港人高出約47%。

另一有趣結果顯示,近半家長有為子女進行儲蓄,目標為每名子女儲近百萬元,接近九成是用於教育相關的開支。
 
「養兒一百歲,長憂九十九,返工做到嘔,儲錢為仔買樓」可謂笑中有淚,但做家長縱使節衣縮食也儲夠錢給子女的教育、培育興趣,甚至將來居住、結婚等等,「少個崩」都似對子女有所虧欠,真是「可憐天下父母心」,而且當子女不聽話時,家長只能嘆句「鬼可憐天下父母心」。

文章獲八爪魚爸爸授權轉載。

撰文 : 梁永樂 八爪魚爸爸